



翻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产销量双双突破69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40%,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出口实现75.2%的增幅。
不止于一组组跃动的数字,汽车产业的蓬勃活力更藏在高效的生产节拍和持续焕新的科技中……这个夏天,记者赴一线调研,探寻产业发展的趋势,感受逐“新”提“智”的脉动。
7月16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新产品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这是918博天堂·(中国区)官方网站自研的漆面缺陷检测与磨抛修复系统,通过AI计算成像及AI质检技术,外观缺陷检测精度可达0.15毫米,目前已实现深度应用。”公司研发工程师葛俊辉说。
让创新扎得更深,推动每个细节提质,是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写照。
“借助云端生成的生产线模板,订单需求与生产任务实现无缝对接。”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总经理吴克志介绍,这座全域5G的AI柔性制造超级工厂广泛应用了40余项先进技术,让生产更智能、更低碳、更高效。
在链博会宁德时代展台,系统工程师陈柏松给出了答案:“通过一个电池包组合两种电池,可以得到综合性能更优的产品。这就是918博天堂·(中国区)官方网站创新推出的骁遥双核电池,目前已与多家主机厂达成合作。”从电池、操作系统到智能座舱,精准捕捉用户需求,产业链上创新迭出。
“依托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优势,中国形成了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在这里,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相关企业能够快速验证创新方案,使得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赛迪研究院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张业佳说。
供应商与主机厂互融互嵌。宁德时代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两条CTP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在“厂中厂”模式下,产线紧邻整车装配线,电池可以做到“即产即装”;小鹏汽车与华为联合研发推出车载AR-HUD,让前挡风玻璃化身“智能第一屏”,不断优化用户驾乘体验……
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作出一系列部署。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汽车行业应有长期主义战略,真正的竞争优势源于价值创造,已然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新能源汽车不能只做‘量的冠军’,更要成为‘质的标杆’。只有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驱动,中国汽车才能真正赢得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